采访者:彭可欣 朱铭 周沁怡 张启凡
张书霞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1950年1月出生于江苏镇江,曾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,发表论文80多篇,出版专著12部,全国高等农林院校“十五”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“兽医病理生理学”(第三版和第五版)主编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“兽医病理生理学”(第四版)主编。曾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副理事长。
在未见其真人之前,我们对这位百度上只能搜到一条条令人钦佩的功绩,却找不到一张参考照片的女教授,是有着些许敬畏与疏离之感的。直到在一个春风徐徐、梧桐飞絮的早晨,我们手捧康乃馨,轻轻敲开了那扇我们满怀期待的大门,跨入了一个现实时间变得飘忽透明、慢慢倒流的神奇空间。
桌上,老师为我们提前沏好的乌龙桂花茶曳出袅袅白烟,在老师幽默却不乏深情的讲述里,我们逐渐被几代动医人用爱与责任构筑出的时代传奇迷住。
来,你也来吧,听老师娓娓道来快要消散在时空里的动医院史。
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,江海吸流霞”
——在没有选择的时代洪流中选择坚持
1950年1月,张老师出生于江苏镇江,也许正是在这个伴水而生的乡土长大,张老师有着一种独特的温婉气质。只言片语间,轻松化解了我们内心的忐忑与疏离之感。
张老师少时便刻苦学习,成绩拔尖,当时从竞争残酷的初中考上升学率80%—90%的县立高中,可以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。提及当初为何会选择动医专业,老师感叹到:当时根本没有选择。
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,大学停招。1965年是“文革”前大学最后一次招生。1967年高中毕业的张书霞老师,成为了被时代洪流裹挟,暂时丧失升学机会的“老三届”。心向学而天不助,老师无奈,只能离开学校,下乡做了知青。回忆当年,老师感叹道,那个时候总觉得茫茫无期,不知道国家的形势究竟怎么样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出那个地方。
直到1972年,国家开始采用推荐制度让部分学生上大学,才让流散在各地的知青们有了重新走回学堂的机会。不过,即使有了进大学的希望,能得到推举机会的人也是凤毛麟角,更不用说现代教育提倡的基于兴趣自由选择了。“我当时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有选择余地,觉得能被推荐就很幸运了。我们当时的高中班有46个人,最后能被推荐去上大学的仅仅只有2个。”
回忆起在农村劳动的那个时代,老师形象地描绘了一大长队人,边弓腰插秧边悄悄聊天的壮观场景。张老师感到在农村的那些年,体力活最重的是水利兴修工程——挖水渠,“刚开始还好啊,还没挖深,在平地挑泥土和石头。越往下挖越深,那可真是太磨人了,你挑着上百斤重的泥土和石头一步步上岸,饿得我一个女同志都能吃三大碗饭”。没有任何埋怨或者遗憾,教授轻描淡写地表示,与农民相互理解的真诚友情,磨练出自身吃苦耐劳的品性,几年锻炼下来更加强健的身体,都是“老三届”们珍藏一生的宝贵收获。
就这样,在没有选择的时代里,度过了农村漫漫六年岁月的老师,背起行囊,重新踏入校园的大门,“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”(现扬州大学),是新生活的关键词。
“不能胜寸心,安能胜苍穹”
——在漫漫几十年中做好自己,教好兽医病理学
由于在农村整整劳动了6年,张书霞老师在1977年底从江苏农学院毕业时,实际上已经二十七八岁了。毕业后先是在镇江工作,1980年回到了南农,一直从事兽医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。
回忆起最初任教的那段经历,尽管先生的语气平缓,语调平淡,却流淌着对事业的赤诚、对学生的负责。身为知识的传播者,张老师坚信,做老师搞好教学是第一位,搞好教学也是无止境的,要自己给自己加压。为了不辜负学生,张老师曾一度去南京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旁听生理学、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,养成了课前认真备课的严谨习惯。
在南农动物生理学教师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,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业,张老师曾被委派教授动物生理学课程。接到任务后,学科基础扎实的老师为此备了整整一个暑假的课,不断完善细节,力求精准、生动地讲述每一个知识点。或许正是这种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,才成就了老师今天的高度。
张书霞教授也为我们介绍了当时动医的课程体系与特点。不同于现在五年制的学制,当时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,兽医系讲求实用性,学制为四年,并且课程设置偏应用,包括一些专业课在内的基础性选修课程类别少,学时短。不过当时对学科掌握程度的要求不如现在高,且核心课程更多地倾向于临床。
DZ12班学生毕业留念(2001-2005年张书霞老师曾任该班班主任)
“南农的兽医就是全国第一!”
当被问及当年南农的教学水平时,老师眼里闪着骄傲的光芒,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气势十足的话:“南农的兽医就是全国第一!”
早在南农复校的时期,南京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就已经有了不逊于现在的完备学科体系。系主任陈万芳先生,动物解剖学的祝寿康先生,动物生理学的韩正康先生,动物药理学的戎耀芳先生,兽医传染病学的蔡宝祥先生,兽医微生物学的杜念兴先生,兽医内科学的陈振旅先生等,这些教授们利用自己几十年来日积月累的专业学识,为我校的兽医学科构筑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知识网架,而他们,正是撑起这片知识之网的骨架,更是南农welcome皇冠地址的脊梁!
动医的学子们无论走到哪里,胸中总是充满自信与豪气。因为他们知道,自己在母校不仅学习和实践了扎实的专业知识,而且具有深厚的基础底蕴。“明德致远 笃学敦行”的院训,是烙在心底最深的印记,绝不是口头喊喊而已。但在去年全国学科评比中,南农动医进入了B类,这一结果还令院里不少年逾八旬的老先生偷偷抹眼泪。张老师严肃地告诉我们:“兴和衰都并非朝夕之事,南农兽医曾经全国第一的口碑,是由一代代南农兽医人科研创新和一批批离开校园、走向社会的无数优秀学生树立起来的,现在我们的学生依然很棒。只是学院应花大气力适应现在的教学评估体系,查遗补漏,奋起直追。”
记忆中的动医院院长-陈万芳先生(中)
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(1983年9月)
身为一名任职数十年的资深教师,张老师对学校和动医的学子们有着很高的评价与期待。她直言;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与代言,只有学生的能力强、贡献大,社会才能认可学生、认可学校。
谈及无数南农学子,老师骄傲地坚信,我们的学生能解决问题、能独当一面、能被社会认可、被社会需要。毫无疑问,老师的这份信任是一份自信,更是对学校的认可、对学生满满的期望。
侃侃而谈间,老师眼中的光彩令人为之动容。在老师的观念里,教学是一种传承,是知识的传递、精神的继承。
1982年全国兽医病理生理学师训班全体师生合影
(陈万芳先生是我国兽医病理生理学科的开创人之一,1982年受当时农业部委托,举办了首次全国兽医病理生理学师资培训班,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参加了培顺班,张书霞老师是此次培顺班最年轻的教员)
“闲云潭影日悠悠,落红春泥仍护花”
——继续编写教材的退休生活
老师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?遛鸟下棋带小孙子?当然不是。即使退休,张老师也没让自己闲下来。退休时还没毕业的两个博士生,要继续负责直到毕业。全国高等农林院校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《兽医病理生理》第五版主编的大梁子,老师也勇敢地挑起。
“教材的编写,可以说是一项工程,而且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程”,张老师解释道,“主编在这项繁琐的任务中需要协调各种各样的问题。” 申报,立项,确定大纲,考虑原有框架的变动,内容是否需要删改增补等等,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考量、协商。因为病理生理学发展得很快,老师决定在第四版的基础上再新增两个章节的内容。经过反复的探讨与修改,一本完善的教材才能最终完成。
在整个编稿过程中,老师认为她亦有所获。担任一本教材的主编,需要不断的去翻阅相关资料、了解一些新知识。张老师解释道:“人都有惰性,就算我现在退休不搞科研了,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,查阅相关资料。这样对我也有好处,否则我这思想就懒了。”
除了编撰教材以外,退休以后的老师还会帮助女儿带带孩子。老师亦谈及了国外的一些经历,表示偶尔也很想出去走一走,趁现在还走得动,去游览名山大川,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。意料之外,张老师将非洲作为了首选之地。
桃李满天下的张书霞老师近照
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
——老师眼中动医院的精神传承
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拉近了我们与老师的距离,张老师乐观的精神留给我们温暖与感动。我们郑重地问出最后一个问题:“这么多年来,您认为动医院办学最优秀的精神是什么?”
先生抿了抿唇,掷地有声地说道: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”兽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,是以实践为基础的。当然,理论也非常重要。老师强调了三件事:
一是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,包括动物解剖学、动物生物化学、动物生理学、兽医病理学、兽医药理学等等。兽医科学属于医学范畴,学生对任何一个病理过程和病理现象不仅要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,这样才能驾驭疾病,在临床上看到任何一个病例之后,不会只停留在病症的表观上,而是用内在的机理去解释并解决问题。不仅要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,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。
二是要谨记,科学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,自然科学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。
三是对所学专业要有自己的想法,“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,但你要对你的选择负责,这也是对你家庭和个人的负责。你们现在遇到了一个多好的时代啊,要抓住这些机遇,去完善你自己。”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;既选择,就坚守。在采访多日后,老师侃侃而谈的自信,铿锵有力的话语,依然萦绕在我们的心间。南农动医成就于一代代老先生的选择与坚守,发扬于一代代求学者的铭记与传承。时代的巨轮悄然碾过,历史已然成为历史,我们在铭记与感动的同时,也该去思索:南农动医今后路在何方?我们又该如何去延续历史的辉煌?
结语
“松峰引天影,石濑书清霞”,此诗句原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《梦太白西峰》,我们稍作修改并私下认为,这描绘的便是张书霞老师:一位在波折的命运中成就自我的大学女教授;一个代表了兽医病理学过去步履与未来走向的学科符号;一段属于南农动医人在百年里奋斗、创造的独家记忆。
愿岁月不负老师的温柔与期待,愿时间成就动医的传承与进步!
采访小组成员与张书霞老师在松树下的合影